学院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页
  • 部门概况
    • 主管领导简介
    • 部门简介
    • 人员分工
  • 新闻动态
    • 合作动态
    • 政策法规
  • 成果展示
    • 工程技术中心
    • 咨询服务中心
    • 名师(大师)工作室
    • 订单班、现代学徒班
    • 校企党团共建
    • 职Q训练营
  • 合作征询
    • 合作办学
    • 合作育人
    • 合作就业
    • 合作发展
  • 需求对接
    • 专利、发明展示
    • 就业资源展示
    • 需求留言
  • 资料下载
  • 职教集团
合作动态 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合作动态>>正文
我院新媒体专业群学子赴从化融媒体中心开展专业见习实践活动
2025-07-01 10:55 供稿:新媒体专业群教研室 金凡丛 审核:李科锋 

近日,我院新媒体专业群陈思宇(2023级传播与策划专业)、黄子颜(2024级网络直播与运营专业)、杨淑兰(2024级网络直播与运营专业)3名学生赴从化区融媒体中心进行为期半个月专业见习实践活动,参与了新闻采编、视频剪辑、摄影摄像等工作,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实战成果,以专业技能为从化区域宣传注入青春动能。

3名同学赴从化区融媒体中心开展实习实践活动

一线淬炼:专业技能在实战中绽放光彩

来到从化区融媒体中心这个“实践课堂”,3名学子很快进入工作角色,融入迅速工作团队,在执行具体项目中展现了我院学子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吃苦耐劳的实践精神。在从化新媒体部记者岗位,杨淑兰迅速成长为部门的“多面手”,她不仅以敏锐的视角完成了禁毒宣传脚本的构思与写作,确保宣传内容兼具教育意义与传播力,更在“从化区城乡建设和风貌提升调度视频”项目中,承担了开篇视频的创意制作重任,将课堂所学的视听语言知识与视频制作技巧运用其中,同时,她积极投入新闻采编的各个环节,主动学习并协助完成灯光布置、麦克风调试及音频处理等技术操作,体现了新媒体人才应有的‘采编播’综合素养。“新闻媒体是时代脉搏的记录者,我们当以责任为笔锋”,杨淑兰总结到。

杨淑兰参加新闻采编

 杨淑兰进行后期视频剪辑工作

黄子颜则聚焦新媒体运营领域,在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宣传中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她深度挖掘从化荔枝文化精髓,完成了“仙桃荔”和“‘冻眠’荔枝”两大重点项目的视频创作。从前期深入调研、创意构思,到中期运用剪映、Adobe After Effects (AE)等专业软件进行素材剪辑、精细调色、特效包装、字幕设计与音乐音效搭配,她全程把控,障多平台发布适配性,助力内容传播落地,有效提升了本土农产品品牌在多元平台上的传播效率和影响力。

黄子颜参加户外工作

 黄子颜参加现场信息调研

陈思宇在传媒广告部后期岗位上化身“记录者”与“叙事者”,用镜头深入从化的田间地头与生产一线:在“江埔街荔博园”外拍任务中,她穿梭于硕果累累的荔枝林,协助调整机位、细致记录拍摄要点,用影像语言多维度呈现了果农丰收的喜悦与荔枝的产品风貌;在“狮象村美丽区县建设首开项目签约活动”中,她以娴熟的拍摄技术,以宏大的视角捕捉了签约现场的瞬间,将龙潭村万亩金灿稻田与青山村落相映成趣的壮丽画卷尽收于画面,用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记录下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每一次外拍,都是对其拍摄技巧、构图思维、叙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深度锤炼”,陈思宇总结到。

陈思宇参与摄影打光任务

 陈思宇参与航拍任务

 陈思宇在江埔街荔博园参与到摄影任务

双向赋能:校地协同共育传媒新锐

本次实习以项目制推动学用结合,三位学子深度参与禁毒宣传、荔枝品牌推广、工业纪实、乡村振兴等10余项地方宣传任务,其作品融合青年视角与专业技艺,有效提升了地方传播内容的感染力与覆盖面。

实践过程记录

实习中,学子们更在真实职场淬炼综合素养——黄子颜通过平台数据分析优化传播策略,陈思宇在复杂外拍环境中提升应变与协作能力,杨淑兰则在跨部门协作中深化沟通效率。从化区融媒体中心指导老师高度评价:“同学们展现出极强的适应力与责任感,其创新思维为传统内容生产注入了活力。特别是他们能将课堂理论迅速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实践过程记录

深化融合:构建实践育人长效平台

我院新媒体教研部负责人表示,此次实习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一环。学院精准对接地方媒体需求,搭建实战平台,探索出“专业服务地方、实践反哺教学”的协同育人新路径。未来将持续拓展更多校企深度合作项目,助力学子在服务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提升个人专业技能,实现个体价值成长。

实践过程记录

此次实习,学子们在从化的青山沃野间讲述本土故事,践行传媒使命。这场沉浸式的职业初体验,不仅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服务区域发展的真实生产力,更在地方媒体融合发展与建设中,为行业提供了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支撑。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广东城建职教集团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